第460章 曹操大怒:來人,把曹丕打入大牢!

-

曹植的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詩裡用煮豆燃萁,暗喻曹丕手足相殘。

結果曹丕聽了後,動了手足之情,眼中含淚,神色慚愧,最終冇下手。

原本就是同胞兄弟,理應同氣連枝,何必如此相煎?

或許曹丕是擔心後人恥笑,為了保住聲譽,安撫天下,就把曹植貶為永平侯。

曹植以自己超群才華逃過一劫。

雖然此時流露出曹植對曹丕非常不滿。

另一麵,由此也反映出封建統治內部鬥爭極其殘酷,還有詩人艱難的處境,以及抑鬱悲憤的思想感情。

曹植用豆比喻自己,用泣表達了受迫害的悲憤和痛苦。

第一二句,說了豆被蒸煮過程的慘痛和無儘折磨。

第三四句,點明瞭煮豆的燃料,卻是讓豆得以成長的莖竿。

莖竿在鍋底使勁燃燒,導致鍋裡的豆承受無比煎熬,忍不住哀聲痛哭。

莖竿燃燒,把跟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生生煮熟。

以此來比喻兄弟步步緊逼,手足相殘,實在有違天理,於情理不容。

曹植脫口而出的七步詩,著實讓人歎爲觀止。

最後又抒發了曹植心中的痛苦。

顯然,已經在責問曹丕:

“你我本是同胞手足,為何要如此咄咄相逼?”

曹植用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點出了此時的主題。

“同根而生的豆萁和豆粒,為何要如此冷酷無情,欲致對方死地而後快?”

其中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千百年來,用來勸導手足相殘的用語。

足以見得曹植這七步詩對後世的影響力極大。

詩裡諷刺之中有內涵規勸提醒。

足以看出,曹植無比聰慧,襯托出曹丕殘害手足的殘酷。

此詩絕妙之處,在於比喻巧妙,寓意通暢。

豆萁和豆粒本是同根生,就像同胞兄弟,莖稈燃燒把豆粒煮得翻轉。

用這個比喻手足相殘,非常傷感。

聽著如此飽含血淚,帶著哽咽的控訴,如果還良心未泯,就會心中有愧,無法自拔。

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曹植應對敏捷,手段高明。

古往今來,人們常把這種超乎常人敏捷的創作實力,以及創造思維的高度稱之為神思妙悟!

當然,這首詩在危機中而成,自然說不上語言的精煉和意境的巧妙。

可七步詩,雖說救下曹植性命,卻未能改善他的處境。

最終,一身才華無處可施展,才中年就鬱鬱而死。

可因為這首詩,千載世人都同情曹植,也罵了曹丕千載。

可凡事都有兩麵,也有人猜想,曹植有錯,曹丕故意放過他,知道曹植能力超凡,為救他而讓他做七步詩。

後世也有人用本是同根生來比喻手足情深,更用此時來譏諷那些不愛惜手足之情的人。

其實曹植聰慧不止這七步詩,他的洛神賦成為流傳千載的浪漫主義名作。

至於不知是否真的威脅了曹植,曹丕的,被稱之粗鄙樸素,像是兩人在對話。

而曹植則是好得不得了。

不過,有勢力的名門望族都能理解曹丕為何心思重,恐懼曹植才華橫溢,讓父皇寵愛影響他的皇位。

隻是,曹丕在政治鬥爭中獲勝,坐上龍椅。

更多世人信奉成王敗寇,隻有極少數同情弱者,有點惻隱之心。

卻也難保有人因為嫉妒。

畢竟千載以來有多少人懷纔不遇?

所以曹植的遭遇讓他們感同身受。

不過曹植兄弟也已經塵歸塵土歸土。

嬴政見了同根生,突然想起一些過往。

直到現在,手足之情根本不存在。

在嬴政看來,他那同父異母兄弟簡直死有餘辜,可這事終歸有悖道德風尚。

無論是為自己還是正風氣,生於皇族,永遠都要直麵這種事情。

彆說是嬴政,就連所有時空的皇帝都同樣無比感慨,畢竟能有幾人冇有經曆兄弟相殘,就能坐上皇位,就連龍子龍孫,都會老調重彈。

彷彿對於皇帝而言,這是必須跨過去的門檻。

曹操深吸一口氣,大怒,“來人,把曹丕打入大牢。”

冇辦法,畢竟這時的曹操更加寵愛曹植。

而那七步詩,更深得曹操喜愛。

而曹丕所作所為,讓原本不是很喜歡曹丕的曹操,愈發憤怒。

他曹操還健在,如何能容忍兄弟相殘的事情發生。

“空曠城牆上。”

“一把蒲扇。”

“如高山流水琴音。”

……

諸葛孔明坐在城牆上,談笑風生,羽扇綸巾,一手彈琴,一手扶扇!

身邊有兩名兵卒在伺候茶水,透過大開的城門,隱約可見有百姓在清掃路麵。

此刻,司馬懿,集結大軍正靜默城牆下。

城牆上不時傳來琴聲。

司馬懿神色凝重地仰頭,看著城牆上彈琴的諸葛亮。

許久,司馬懿吼叫著下達撤軍軍令,成千上萬將士有條不紊,轉身撤退。

自從諸葛亮揮兵北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西涼,生擒夏侯橋,降服薑維,連破南安、天水、安定!

然而,正當蜀軍威震關中時,形勢突然逆轉,戰局從勝利頂端直接跌入穀底。

諸葛亮就是在這樣的急轉直下的形勢下臨危受命,用超人才華,淡定定力及傑出軍事才華指揮蜀軍,從頹敗的低穀,平安撤軍。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空城計!

也成為三十六計中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心生暗鬼的心理戰。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

曹睿因為抗蜀,不得已重新啟用司馬懿,令其率軍前往長安會合。

這時,司馬懿突然獲悉孟達準備謀反訊息。

對諸葛亮來說,孟達叛變對整個魏蜀戰局中,是分兵討伐魏的一大千載難遇大好機會。

即便諸葛亮跟關外呼應,進攻關中,孟達直擊洛陽,魏國局勢會相當險峻。

所以司馬懿,立馬知道這事關乎全域性,毫不遲疑平了孟達,然後趕赴長安。

他當機立斷,平複了對魏國有危險的孟達造反,剷除了諸葛亮意圖內外夾擊的重要力量。

對此,曹睿非常讚賞司馬懿的果斷。

司馬懿這步棋相當厲害,從戰略上攔住了諸葛亮往前推進的腳步。

足以見得,魏國忠唯一能跟諸葛亮抗衡的,則是司馬懿這位卓越的軍事家。

接著,司馬懿又出奇製勝奪下街亭。

意圖卡住漢中要塞之地,不但讓諸葛亮奪下隴西一帶無法安守,而且撤退也受到攔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