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斬草當除根!

渭水之戰已過去三日,如今渭水河岸的血色已被沖刷,數萬的突厥戰俘也已安頓妥當。

隨著阿史那烏默、耶律、以及阿史那結社率被斬首,大唐百姓山呼萬勝,對李世民這個得位不正的君王也終於有了認可。

人的思想就是因事而製,突厥打上門,大家隻會想是因為李世民的玄武門兵變得位不正導致,將所有的錯都怪在李世民的身上。

而如今李世民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不僅保住了大唐,還將突厥這顆毒瘤切了下來。

百姓們要的很簡單,就是安寧,你做到了,你就是天!

之前坊間那些抱怨的聲音已經逐漸改為擁戴之勢,這對於李世民來說無疑是戰爭所帶來的最好回報。

先得民心才能談安天下!民心若不所向,領土再廣也是空談。

因此這幾日李世民心情極佳,禦案上仍然堆滿了奏疏,但不再是讓他頭疼的訊息。

此番滅突厥之戰,共計殲滅突厥兵馬近十萬,俘虜三萬餘人,戰果雖豐,但唐軍折損也不算小,隻不過跟突厥比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

這一戰到此也基本算塵埃落定了,至於靈州,在三日之前李世民便派人趕赴靈州給李靖傳去捷報,勝利隻是時間問題。

接下來李世民要做的就是對全軍,對各位大將軍,以及蘇漁的封賞,最難的也莫過於蘇漁了。

蘇漁雖有潑天功勞,但他太年輕了,他這個歲數封伯都已經是罕見,若封賞太高,怕是以後就賞無可賞了...

大唐番敵林立,突厥隻不過是其中之一,未來的戰事必然少不了,李世民還指望著以後蘇漁能繼續發光發熱呢,那賞賜自然也就要逐步升階,得給自己留出封賞的空間啊!

再有另一方麵,蘇漁木秀於林是冇錯,但木秀於林的後果是什麼?是浪必摧之!

眼下他初登帝位,雖暫時平了外患,但內憂仍存,很多事還冇捋順,很多人也不能貿然下手。

朝堂之事並不是誰乾的好誰升遷,誰乾的不好砍誰頭這麼簡單,目前李世民身邊還有很多肘製,攘外必得先安內,縱然心急,也得徐徐屠之。

他看重蘇漁,就得想辦法保護他,這個保護不單單是對蘇漁,也是對他自己,或者說對大唐的未來。

......

東宮。

李世民依然在東宮從政,冇突厥之前他還想著儘快搬去太極宮,讓他老子挪挪窩,但現在不一樣了,時也勢也,靜等水到渠成就好。

這兩天長安城為王師凱旋大肆慶功,李世民也在宮裡大宴百官,滅突厥這可稱是李唐皇室至今最大的一次功績,怎麼慶賀都不為過。

各高級將領也陸續把戰後事宜安排的差不多了,其中最難的便是對戰死袍澤的撫卹,這對於一些家庭來說絕不是錢財或田地能撫平的傷痛。

多少孩童冇了爹,多少父母失了兒,這就是戰爭無可避免的災難,也是一切榮耀的背後的寫照。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自然就是頡利。

“李...”頡利被按跪在李世民案前,本想開口直呼其名,但一想那掉的幾顆牙,頓時把話嚥了回去。

“皇帝陛下,我並無意犯進大唐,隻是受了奸人挑唆,來此不過是想問問你是否還記得咱們當初的約定...”

這幾天頡利算是想明白了,什麼身份地位的都是扯淡,若想報此仇唯有先活著!哪怕是苟且偷生...

好不容易等到了李世民召見自己,第一準則就是胡攪蠻纏絕不認賬!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本汗問心無愧!

李世民聽了他這番話也是不禁嘴角一抽,想過頡利不要臉,冇想過竟能這麼不要臉!

你又派使節入長安,又重兵殺到渭水,想想那日,你特麼衝的是何等勇猛!這現在竟還舔臉提約定??

李世民當然不會慣著他!

以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不一樣了!老子是在家門口全殲你們!見你一麵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

幾番對答之後,頡利見李世民毫無鬆口的之意,便又提出了一個方案,歸唐!

而且不僅是歸降,還要進貢!以後以大唐馬首是鞍!

開出這個條件對於頡利來說絕對是恥辱性的了,但眼下他冇有彆的選擇,渭水一戰已經恥辱到頭了,現在隻求一活。

因為這個事,李世民也召集了幾位文武要臣共議,文與武之間的那層紗也因此從新立了起來。

以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為首的文臣支援突厥歸降,他們的考慮屬於保守派,畢竟在突厥牙賬還在西邊,即便把頡利弄死了,他們也尚有餘力,唐軍若想徹底掃平突厥必還要再生戰事。

而以眼下大唐的狀況來說,休養生息纔是當務之急。

可武將們的想法就不一樣了,以程咬金為首,連吼帶罵的表明瞭態度。

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必須一鼓作氣把突厥連根拔了,以此換大唐西部長治久安!他們這些年殘骸了多少大唐百姓!一句歸降就能作罷?

就在幾位文武重臣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李世民將目光投向了那箇中立派...

冇錯,蘇漁這個非文非武隻有爵位散官也被李世民叫來了。

關於這場戰事的封賞還冇有進行,但誰都知道蘇漁必將成為重臣,就差一個實名而已。

不過說是中立,但誰都知道蘇漁肯定是要受封武職的。

因此,當李世民看向他的時候,武將們皆是麵露喜色,他這一票可能是決定性的!畢竟這場戰事就繞不開蘇漁。

“頡利是你抓的,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蘇漁氣定神閒的出列,關於這個事根本無需打什麼腹稿,他全程經曆了這場戰事,袍澤之死,百姓之苦皆是親眼所見,所謂大國胸襟,要分時分人!

“陛下,臣所見與各位將軍相同,突厥反約不是冇有前車之鑒,忘恩負義是他們的天性,現突厥族民還有很多,數年之後他們便會繁育後代,留著無異於養虎為患!”

“臣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斬草當除根!”

這是朝臣們第一次見到蘇漁露出肅殺之氣,這也才意識到他可不單是個少年郎,他是隻手顛覆的戰局少年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