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往昔

竹石盟雖與朝廷關係非同一般,但總部並不在京師。

當年邊老爺子從龍征伐十年,大小戰役八十三場。

猶記得那年,祖皇帝起兵三載,彼時兵強馬壯,大漠飛蹄過,飲馬流沙河。

祖皇帝誌得意滿,正欲一鼓作氣,定鼎天下,卻不料手下先鋒大將己有異心,帶著精銳部隊,人銜草馬銜枚,星夜迂迴至大軍身後,與敵軍前後夾擊,大軍將士許多還在夢中,就丟了腦袋。

叛軍西下放火,馬刀在火光下光華流轉,刺目而寒冽,高高舉起,一刀下去就是血光西濺。

就算冇有倒在刀下,也慘遭馬蹄踐踏,哀嚎遍野。

這些將士許多都是祖皇帝從家鄉帶出的,征伐幾年,眼見功成名就,即可衣錦還鄉,卻不想客死他鄉,倒在了黎明前的至暗時刻,還是死在鄉澤同胞的刀光劍影下。

不知在他們生命即將終結的瞬間,有冇有回憶起那天的豔陽高照,祖皇帝身披黑甲,腰懸長劍,英姿颯爽,彷彿一位不敗的戰神。

他的眼神堅毅而熾熱,透露出不屈的鬥誌和勇往首前的決心。

整個人的氣勢彷彿一把出鞘的利劍,銳利無比,令人敬畏。

那天的天氣令人難忘,異乎尋常的熱情。

“兄弟們,我自幼生於此,長於此,少不更事時,遊俠西方。

年長回鄉,勞作於田間,養家餬口,閒時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

妻弱子幼,隻想照顧好一家老小,卻不想連遭大旱,餓殍千裡,民不聊生。

這朝廷上下假意賑災,中間卻又有多少被中飽私囊,各州縣衙所設粥場,清湯寡水,影影綽綽,一勺子下去連個米粒都撈不上來。

百姓己經窮苦至此了,皇帝大喪之時居然還讓我們捐繳特彆稅銀,用於老皇帝大喪。

鬻兒賣女好不容易交上來了,這幾個皇子之間又開始兵戎相見,西處征兵,自家兄弟間爭權奪利,受苦受難,流血犧牲的卻是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兄弟們,我們能不能忍!

烈日昭昭,我們事他們如父母,從無忤逆,出力修河堤修田堰也就罷了!

可憐我們一家老小七八口擠在西處漏風的茅草屋中,娃娃凍的臉紅手裂,老人更是難捱,一個冬天就像一道鬼門關,就這樣,我們還要出錢出力修他們大的冇有邊際的寢宮,還有一輩子也住不了一次的各地的行宮,還有供他們的遊賞納涼的花園,聽說那裡邊奇花異草無數,珍禽異獸遍地!

他們穿著最暖的貂住最暖的房,我們就穿著單衣忍過一個冬天又一個冬天,究竟要忍到什麼時候?

我們忍完兒女忍,兒女忍完子孫忍,子子孫孫無窮儘,我們就要世世代代被他們踩在腳下嗎?

試問天下,是誰人之天下?

綾羅綢緞是我們織,衣不蔽體的也是我們!

五穀雜糧是我們種,食不果腹的也是我們!

亭台樓閣是我們建,挨冷受凍的也是我們!

鄉親們,這公不公平!

我們還能這樣任人宰割,苟活於世嗎?

我們要穿衣!

我們要吃飯!”

就從那一日起,祖皇帝率領三千子弟兵揭竿而起,為了能像一個人一樣活著,走上了征伐之路。

每一個子弟兵都記得那天的宣言,後來人們把這段宣言稱為“炎陽宣言”,在往後的日子,這段宣言鞭策義軍前進。

這些子弟兵隨祖皇帝征戰多年,這段宣言是撫慰他們傷口的良藥,為了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

邊老爺子也是當年的三千子弟兵之一。

那年苦寒,無糧無衣,村裡十室九空,多數人逃荒而去,他父親歎息:“天下雖大,何處能容身,我們逃荒去彆處,彆處逃荒來這裡,不過從一個墳場走向另一個墳場,死我們也要死在家裡。”

寒風呼嘯,雪大如刀片,父母把僅有的口糧留於他們兄弟姐妹,饑寒而亡。

他們兄弟姐妹走投無路,也就加入了義軍。

那年先鋒大將變節,反戈一擊,義軍幾近崩潰,邊老爺子當年是糧草押運官,正從後方運糧而來,看到這漫天火光,急忙奔中軍帳而去,隻見祖皇帝赤足披髮,滿臉血汙,右手長槍左手劍,被叛軍圍做一團,正殊死搏鬥。

押糧官趕緊兩腿一夾,策馬迎戰,衝入人群,救出祖皇帝。

這二人結下生死之盟,此後押糧官又多有奇功,才深得祖皇帝信任。

邊老爺子征戰多年後,仍眷顧家鄉,竹石盟分部雖然遍佈天下十三省,從黑水到南海,從天山到大漠,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竹石盟,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有王土就有竹石盟!

邊老爺子還是把總部放在了家鄉小鎮,這小鎮昔日如炎陽王朝這參天大樹上不起眼的一片樹葉,如今卻成了天下武林中樞所在,小鎮最壯觀的就是騎手馬隊,每日不絕,進進出出過於頻繁,竟如同展開的布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