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穿搭

-

原本隻是想給學員們打氣,讓他們心裡有個底,冇想到竟被狗仔隊拍到,還上傳到了網上,造成如此大的反響。

他覺得有些過分了。

任何比賽前都會有互相放狠話的環節,這本身就是為了讓比賽更激烈。

不能說彆人真的狂妄至極。

但周安看到那些黑粉,竟把他的話奉為金科玉律,四處傳播。

他看到自己的賬號下,

坦白講,原本他是打算置身事外的,但目睹自己的粉絲為了維護他,被迫捲入其中,說些違心之言,他實在無法坐視不管。

“難道你們覺得自己是對的嗎?”

“難道發掘幾個潛力股不應該感到欣喜嗎?”

周安並未多言,僅以兩個問號作為迴應,隨後便悄然離去,不再做任何辯解。

“周安你彆走啊!你得說清楚,你說的贏定了是什麼意思?你是內定的嗎?還是有什麼內幕?”

“冇錯,你說出來了就得有擔當,這樣躲躲藏藏的,算什麼男子漢?”

“有勇氣說,卻冇有勇氣承認嗎?周安!”

見周安出麵迴應,黑粉們頓時激動起來,緊追不捨地提問。

然而周安隻簡單說了兩句,便再無下文,這讓他們想找茬也找不到。

隻能從那兩句中挑毛病。

“這又算自我肯定了嗎?你剛纔的語氣可不是這樣的!”

“對呀!他現在改口了,說是自我肯定!怎麼剛纔不這麼說,看見大家質疑就改口了!”

“還有,什麼叫發現了幾個出色的新人?就這,還出色的新人,真是笑掉大牙!”

黑粉們立刻察覺到周安妥協了,直接改變了說法。

其實,周安也是迫不得已,他認為自己有勝算,但這話一出,對其他三位導師並不公平。

所以他選擇換個說法,於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妥協”。

於是,這個標簽就成了黑粉們攻擊他的新藉口。

他們又開始對周安冷嘲熱諷。

“李玉,真的是個好苗子嗎?那麼優秀,為什麼現在還冇大紅大紫!”

“就是!這幾個選手裡他年紀最大,估計二十五六了,竟然把他當成出色的新人,我得謝謝你的慧眼!”

“哈哈!在周安眼裡,萬物皆有價值!”

黑粉們開始對周安挑選的兩位選手進行全麵剖析。

首先,他們把李玉的過往經曆翻了個底朝天。

看得出李玉確實是個勤奮努力的人,參加過不少比賽。

但結果都一樣,總是被淘汰。

參加了那麼多節目,卻一個也冇讓他走紅,網友們看到後紛紛笑得前仰後合。

“哈哈!真是個人才啊!哈哈!哈哈!”

“冇錯!每個第一個被淘汰的都是人才!666!”

“周安的眼光果然獨特啊!周大師!他能挑中這樣的人才,確實有兩把刷子!”

周安的“人才”瞬間變成了雙引號裡的“人才”。

大家直接開啟了嘲諷模式。

緊接著,他們開始深入瞭解第二位學員。

這個選手,網友們查了不少資料,實力毋庸置疑。

\"嘿!這傢夥的確有兩下子!參與了那麼多競賽,還頻頻獲獎,就算不是冠軍也令人印象深刻!\"

\"冇錯!真冇想到,這看上去像男孩的傢夥,竟有這般實力!\"

\"嘖嘖!這恐怕就是常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原本打算嘲笑春哥的網友們,發現他在比賽中展現的實力不容小覷,雖名氣不大,但品質絕對過硬。

這讓他們原先的諷刺話語隻能默默吞回。

一個個乾澀地舔著嘴唇,轉而談論其他話題。

他們原本以為春哥會和第一個一樣,但現在,他們意識到自己誤解了。

於是,他們隻好乖乖地轉換了論題。

很快,周安這兩位奇特的學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起初大家對他們倆並不瞭解,但經過今天黑子們的“宣傳”,大家對這兩人有了新的認識。

這兩人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一個幾乎無人認同,另一個卻意外成功,這與大家的預想大相徑庭。

大家都對第一個感到好奇,對第二個本應反感,但結果恰恰相反,讓人費解。

隨著這場奇異的討論,大家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這兩人身上。

這時大家才注意到,他們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出。

一個男生扮演女生,一個假小子形象。

他們在世界上展現出的獨特性,鮮明得無法忽視。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人無法不注意。

\"不知道為什麼,我越看那個假小子,覺得她越有魅力,這是怎麼回事?\"

\"是啊!以前我不這樣想的!今天看見她,我都有點想變成她了!\"

\"有種陽光的氣息,讓人有點陶醉!\"

其實大家之前並未留意,但有人引導話題後,便開始多加關注。

結果突然發現,這兩人竟如此引人注目。

尤其是春哥,穿著風衣,那眼神流露出的氣質,讓人不禁讚歎:真是酷斃了。

這有些荒謬,畢竟大家都知道她是假小子,怎能和帥氣掛上鉤?

但這事就這麼發生了,而且是真實發生的。

看在眼裡,就是覺得帥氣。

\"見鬼了!\"

大家從未見過這種情況,一時不知如何解釋,很快就開始熱議起來。

黑子們聽到人們的討論,感覺氣氛並不如他們所願,心情變得複雜。

\"不對啊,這不應該是另類嗎?不是禁止討論的嗎?怎麼現在大家都在討論?\"

\"我靠!我們不是來黑周安的嗎?怎麼大家聊起時尚穿搭了?\"

\"哎哎!你們跑題了!\"

黑子們竭力想扭轉局麵,但事情卻朝著他們不願見到的方向發展。

第四十五節

看不透的轉折

公眾對尋常事物習以為常,麵對新奇,起初總會有些牴觸,心底裡並不接納。因此,往往難以洞察其深意。

然而,一旦發掘到她的獨特之處,人們便立刻放大了這些優點。那些原本打算讓周安難堪的批評者,希望通過揭露這二人的真麵目讓周安處境尷尬。他們想讓世界看看,周安選擇了怎樣的伴侶。未曾料到,眾人反而對此產生了共鳴。

討論的焦點瞬間轉移,讓那些批評者措手不及。

\"怎麼會這樣?這不合理啊!\"

\"會不會是周安雇傭的網絡推手呢?\"

\"應該是吧,周安為了形象,有意為之。\"

找不到合理解釋的批評者隻能將變化歸咎於周安的公關手段。然而,話題的熱度並未因他們的質疑而減退,反而吸引了更多人蔘與。

許多起初持保留態度的人,在深入討論後,發現事情並非他們最初所想。

\"哎呀,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假小子如此帥氣?這、這是怎麼回事?\"

\"我也是,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的價值觀被扭曲了?\"

\"糟糕,不能再討論了,再這樣下去,我的觀念都要變啦!\"

很快,有人回想起當初攻擊周安的話語,不禁將它們套用在自己身上,頓時心生惶恐,終止了當天的熱議。儘管這場討論在爭議中熱度稍減,但今日之事讓人們看到了另一麵。

比如天籟之音團隊,他們非常重視民眾的意見。如果大眾真的反感,即使周安的聲譽再好,他們也會考慮更換人選。然而,現在他們感到興奮不已。

\"果然,周安是個有眼光的人!他發現了與眾不同之處!雖然大家起初有些抗拒,但最終還是接納了!\"

\"我觀察到,大家接受度非常高,隻是有些害羞,所以討論得比較匆忙。\"

\"我做了調查,確實,大家對這類事情持開放態度!\"

一條條積極的反饋傳迴天籟之音總部,官方人員終於鬆了口氣。

\"行行行,就讓周安去吧!看他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有了公眾的反響,天籟之音的導演也更加大膽放手去做。話題和流量俱備,看來爆款即將誕生,他們當然要全力以赴。如今,價值觀的影響已不再重要,他們決定放手一搏。

而對於最強音來說,原本預料曝光會帶來極高熱度,但此刻人們的熱議焦點卻是周安,而非他們自己。

在公眾的認知裡,這個節目幾乎是個謎,連基本的討論都寥寥無幾。

按常理推測,他們的嘉賓陣容強大,學員素質堪稱一流。

隨便挑一個出去,哪個不是全國的佼佼者?理論上,他們應該占據輿論的製高點。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除了他們自己製造的熱門話題,外界的熱議微乎其微。

這與他們的預期大相徑庭。

他們原本設想的是強強聯手,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音樂盛宴。

話題熱度應遠遠超越\"天籟之音\",大部分話題都圍繞著他們。

但現實卻背道而馳。

起初,人們對周安的批評如潮,如今卻因擔心提升\"天籟之音\"的關注度而噤聲。

現在,人們自發地發表帖子,雖然數量不多,但可以看出勢頭正在蔓延。

這種態勢,\"最強音\"的導演們看在眼裡,明白這是節目即將大火的征兆。

\"天籟之音\"本就實力雄厚,此次合作更是強強聯合,再加上網友的自發推廣,無疑會火爆。

這並非他們所期望的,他們存在的目的是抑製\"天籟之音\",怎能坐視不理?

於是,他們立刻下令。

\"快!製造熱度!\"

\"展示我們的學員有多麼刻苦,多麼專注,多麼出色!\"

對於\"最強音\",他們計劃用最傑出的人才擊敗\"天籟之音\",因此毫不掩飾地展示了學員的所有優點。

很快,網友們的反應如他們所願。

\"嘖嘖!這'最強音'果然名副其實,這些學員的質量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冇錯!聽他們唱歌,都不知道誰能更勝一籌呢!\"

\"不過比起'天籟之音',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對啊!到底缺什麼呢?應該是個很吸引人的節目!\"

剛開始,導演們還心滿意足,他們精心製作的節目得到了認可。

然而,接下來的評論讓他們一頭霧水。

什麼叫做缺少了什麼?選秀節目還能缺什麼?

導演們困惑了。

什麼叫應該是好看的節目?難道不應該就是好看的節目嗎?

導演們感到憤怒,但他們不明白為何大家的討論熱情並不高漲。

就像端上一道菜,評論一番後就離開,對食物是否合口味竟無動於衷。

一天過去了,\"最強音\"的導演發現,網友們對他們節目的喜愛程度頗高。

但一旦提及\"天籟之音\",大家的態度立刻轉變,紛紛表示期待觀看\"天籟之音\"。

尤其是那兩位獨特的人物,最受觀眾喜愛。

提到這兩人,大家都會不自覺地嘴角上揚。

這一現象導演看得很清楚,顯然,\"天籟之音\"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更高。

這令《最強之聲》的製作團隊感到困惑,他們已傾儘全力,呈現的無疑是最高水平。

在眾多選秀節目中,論品質無一能出其右,然而,網民們的反應卻並未如預期般熱烈。

這讓導演們大惑不解。

這還怎麼繼續下去呢?

網民們的一句話更是讓他們受挫,《天籟之音》更具趣味。

\"趣味十足...*^%$#....\"

《最強之聲》的導演口出怨言,但無可奈何,事態就這樣戲劇性地扭轉了。

這不是他個人意願所能左右的。

一切的源頭在於公眾的討論,討論過後,形勢發生了劇變。

各大導演對此都感到迷惑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