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轉眼間到了春天

-

轉眼間,到了一九八二年的春天。

這是一個春意盎然的季節,神州大地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之中,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裡,宋玉娟的紅星大飯店生意紅紅火火,憑藉著魯菜名廚陳寶樹的名頭,加上曹衛國不斷推陳出新,客人多如過江之鯉,日日座無虛席,賺的盆滿缽滿,連開六家分店,勢頭一天比一天強。

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有一群人選擇了放棄穩定的“鐵飯碗”,毅然決然地投身到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商業海洋中,開啟了他們的下海經商之旅。

在這個特殊的時代,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穩定的工作雖然能帶來安逸的生活,卻無法滿足他們內心對更高追求和更大挑戰的渴望。

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於是,他們選擇了放棄鐵飯碗,勇敢地邁出了下海經商的第一步。

他們或許曾經麵臨著家人的反對、朋友的質疑,但他們堅定地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能夠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商業世界中闖出一片天地。

下海經商的路並不容易。

他們需要麵對市場的競爭、資金的短缺、人才的匱乏等各種問題。

然而,正是這些困難與挑戰,鍛鍊了他們的意誌和能力,也讓他們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機遇和成功。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瞭如何與人合作、如何管理企業、如何開拓市場。

他們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他們不斷地調整經營策略、優化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企業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

他們的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還遠銷海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認可。

他們的成功不僅為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由韓春明擔任總經理的紅洋建築公司也在飛速發展壯大,他憑藉著過人的膽識和敏銳的商業眼光,再加上曹衛國的人脈關係,不斷拓展業務,工程項目多的忙不過來,已經成為了當地建築行業的佼佼者,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公司的員工們個個精神飽滿,乾勁十足,夜以繼日地奮戰在京城的工地上,確保每一個項目都能按時按質完成。

吳盼辭去了公職,與丁建東的愛人合夥開了一家紅星食品廠,從香江、醜國引進了先進的進口設備,生產出了美味的方便麪、餅乾、麪包、蝦條、薯片、糖果等等食品。

這些產品一投放到市場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產品不僅暢銷大江南北,還出口香江、醜國、腳盆國等海外市場,賺取大量的外彙。

程馨在東裡村開辦了罐頭加工廠,機器轟鳴,一瓶瓶罐頭在工人們熟練的操作下,井然有序地完成了灌裝、封口、貼標等工序。

這些罐頭,外觀精美,品質上乘,罐頭的種類豐富多樣,既有口感鮮美的水果罐頭,也有營養豐富的肉類罐頭,它們不僅滿足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還遠銷海外,贏得了廣泛的好評,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她的產品也成為了市場上的搶手貨,逢年過節的首選禮品。

陳雪茹有著敏銳商業頭腦,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曹衛國的建議和支援下,開辦了一家服裝生產廠。

陳雪茹對生產流程有著嚴格的要求,從選料、裁剪到縫製、質檢,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她的精心管理下,紅花服裝生產廠的服裝不僅質量上乘,而且注重細節和舒適度,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和穿著需求。

在曹衛國的建議下,陳雪茹采用工廠生產、門店直銷的經營模式,門店位置大多位於人流密集的地段,方便消費者購買。

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紅花品牌的服裝價格非常實惠,這使得她的服裝在市場上具有很大的競爭力,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和購買。

隨著生意的紅火,陳雪茹的服裝生產廠逐漸擴大規模,門店數量也不斷增加,她的收入也水漲船高,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陳雪茹並冇有因此而滿足,她繼續投入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秦京茹承包了老字號沁馨齋,重金聘請了曹衛國等名廚擔任顧問。

這些名廚不光是活招牌,還為店裡研發了多款新穎美味的點心。

在秦京茹的精心經營下,沁馨齋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糕點、熟食和乾果,還不斷推陳出新,滿足了廣大顧客的口味需求,使得沁馨齋的口碑越來越好,贏得了廣大顧客的熱烈喜愛。

隨著生意的興隆,秦京茹和曹衛國一起將沁馨齋的品牌影響力擴大到更多的城市。

分店陸續在保城、石家莊、吉春、滬市、漢東、西川、粵東、鵬城、香江等地開業。

這些分店不僅帶去了沁馨齋的精髓,還融入了當地的特色飲食,使得沁馨齋的品牌更加豐富多彩。

如今,沁馨齋已經成為了食品行業的佼佼者,生意越做越大。

呂金鵬、李劍南、孫超、小混蛋、董少河等人冇有落下,廢品回收站、古玩店、貿易公司、養殖場、快餐店、飲料廠、製鞋廠、麪粉廠……生意從四九城做到滬市、做到鵬城、做到香江、做到海外,一個個日進鬥金,萬元戶都不被放在眼裡。

昔日被人看不起的孫超、小混蛋等人賺了錢,揚眉吐氣,坐著小汽車,穿西服,戴名錶,比端著鐵飯碗的乾部還要風光,昔日的小混混成了前呼後擁的大老闆。

隻不過這些人不管多麼風光,對曹衛國的話依舊是言聽計從。

相較於曹衛國調任到對招商局,當個副局長,級彆雖高,但一年的工資還冇他們一週賺得多,就這還要國內國外的到處奔波,風裡來雨裡去,他們的生活太滋潤。

好在,他們幾個雖然當了老闆,但心裡有數兒,知道自己的財富是怎麼來的。

飲水不思源,那下場或許會比趙援朝還要慘。

哪怕是遠在醜國的趙援朝,還不是被“請”回了京城。

現在的趙援朝就窩在家裡餵鴨子,明明是“億萬富翁”,吃的卻是雜合麵的窩頭和糠咽菜。

七九年的一月底,曹衛國跟隨領導踏上醜國的土地,那一次他在陌生的土地上雖然隻是待了九天,但私底下為了這九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短短的九天時間,趙援朝隻是和曹衛國見了一次麵,便一朝回到解放前。

八零年的夏天,趙援朝回國探親,回到了闊彆已久的故鄉,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父母妻兒,隨後就留在了京城“養病”,至於他的產業賣的賣,轉讓的轉讓,所有財產交個了一個海外信托基金,然後不到一年的功夫,接連投資失敗,虧得一乾二淨。

有了趙援朝的例子,劉山、孫超、李劍南等人不光有什麼心思都熄了,他們不是趙援朝,更不能和趙援朝相比。

趙援朝遠在醜國,還不是被曹衛國手拿把攥?

他們幾個要麼在國內,要麼在香江,那就是在曹衛國的眼皮子底下,想收拾他們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或許都不用曹衛國動手,單是那個賣魚的寧偉就能把他們收拾了。

再說了,曹衛國也冇虧待他們,對現在的生活他們已經非常滿足了。

都有了小汽車,還搞什麼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