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北方衰落,南方興

-

不僅僅是趙匡胤,就連朱元璋、朱棣也紛紛表示讚同。

楊平的聲音再次響起,宏大而威嚴。

【安史之亂更加嚴重地打亂了華夏自古以來形成的南北經濟佈局!】

【自古以來,華夏的北方一直是國家經濟的核心地帶,而南方則被視為荒涼野蠻之地。】

【南方一直都是被罪人發配的地方,被髮配的人們麵色不悅,眾所周知,南方氣候炎熱多瘴癘,一去不返的危險遍佈其中。】

【然而,自西晉末年衣冠南渡之後,南方的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而北方則飽受連綿戰火之苦,經濟難以復甦。】

【衣冠南渡將中原文明的精華帶到了南方,極大地改變了南方蠻夷的狀態,到了唐代,南方的經濟已經與北方不相上下。】

【然而,北方在安史之亂中再度陷入混亂,安祿山叛軍幾乎橫掃河北,占據了河南。】

【幸好,再次南下時,睢陽一戰有力地保護了南方的經濟基礎,南方再度倖免於戰亂,穩步超越北方。】

【到了五代,南方經濟徹底超越北方,徹底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南北觀念。】

【往昔之時,南方被視為發配的理想之地,然如今北方充軍已成更佳的選擇!】

【南方經濟如今遠遠超越北方,這是在當下曆史環境下的事實。】

【不論是否進行改革開放,南方經濟始終是遙遙領先於北方,而隨之而來的各種影響和變革更是不可勝數!】

【然而,安史之亂給後世帶來的最大也是最為困擾的問題,即民族紛爭和解決進程,並且對後世的民族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往昔,中原人對民族的觀念並不強烈,至少冇有天生的敵對意識。】

【多半將自己作為華夏的驕傲,而對於蠻夷則心生鄙視,但並非敵視。】

【尤其是在五代十國之前,大家的民族觀是建立在敵我身份的基礎之上。】

【如果你我為敵,那就強調民族差異!】

【如果你我非敵,那我們就坐下來共飲美酒,暢談人生。】

【炎黃聯盟擊敗了東夷族,統一了天下,隨後屬於東夷的商族也得以在天下立足!】

……

周族自西而來,一舉擊敗了中原的諸侯,最終統一了天下。

而原本被其他國家視為蠻夷的楚國,也奮起反抗,勢力逐漸擴大,一時間各方勢力紛爭不斷。

爭奪天下的熱潮如火如荼。

然而,這一切的起因卻是因為龍國人以文化為重,不以民族為準。

如果有一種異族出現,無法與華夏文化相融,那麼他們就會被鄙視、嘲笑。

而如果能夠與華夏文化融合的話,那麼龍國人還會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

這種鄙視,並不是敵視,而是一種文化認同的表現。

然而,胡族亂華的時期,華夷之辨變得更加激烈,各種民族衝突、種族滅絕、殺戮屢見不鮮。

經過了數百年的民族衝突和血腥屠戮,南北朝分裂的華夏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統一的政權來維持秩序。

最終,大隋帝國在一個民族和解的曆史進程中崛起。

然而,可惜的是大隋帝國的統治時間太短,無法完成這個偉大的曆史使命。

就這樣,如此宏大的曆史任務,便落在了大唐帝國的肩上。大唐帝國擁有著少有的開放胸懷,容納中外各族人士,不分民族。

隻要效忠大唐,便能得到賞賜、受教育、擔任官職。

甚至安史之亂後,一些降將被任命為節度使,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收買異族將領。

而且唐王朝在平定叛亂時,少數民族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安史之亂後,不得不重賞這些少數民族。

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漸漸走向了不健康的境地,原本以漢族為主的融合趨勢開始變得扭曲。

彷彿有一種被擠壓到邊緣的感覺。在大唐帝國的後期,少數民族逐漸成為了一股強大的政治軍事勢力。

已經完全擺脫了唐王朝的掌控,成為一種潛在的威脅。

正因如此,被釘在曆史恥辱柱上,受到萬年唾罵的古今第一無恥之徒沙陀人石敬塘,纔不得不向契丹人求助,割讓了幽雲十六州,成為了他們的兒皇帝。

幽雲十六州的失去實在是太過關鍵,這件事也可以說是中華曆史的轉折點!

因此,繼任的宋代在無力收複幽雲十六州並受到少數民族侵擾之後,再次激發起了華夷之辨的思想。

漢族的民族觀念再次變得鮮明對立起來,對少數民族的態度不再是鄙視,而是敵視。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再次占據了主流。

閉關鎖國最終成為了國家的基本方針。

明中期到清末,民國南渡後至三十年前的時光裡,一個個平行世界的君王們目睹著安史之亂這場千年遺禍的戰亂,萬界皇帝們的臉色煞白,倒吸一口冷氣。

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憤怒,這樣一個如此嚴重的影響,他們都未曾預料到。

他們原以為安史之亂不過是一場普通的反叛,卻冇想到會演變成如此深遠的後果。對於這樣的亂象,他們既憤怒,又心痛於後世子孫遭受這樣的苦難。

他們紛紛思索著,如何才能阻止這場留下了無儘遺毒的紛爭事件。

李世民陷入沉思。

“這一切,安史之亂竟帶來瞭如此可怕的影響嗎?”

“按照楊平神人的說法,這是否意味著如果冇有安史之亂,大唐帝國將更為強盛?”李治皇帝點頭附和。

“可是曆史從來冇有如果,隻有**裸的滿目瘡痍。”

“當下,我們隻能趁著隆基的時空尚未陷入安史之亂的漩渦,趁著大唐帝國的命運尚未徹底崩壞……”

“我們應該儘力而為!”

實際上,李世民所言不無道理。

大唐帝國,在安史之亂時期,由於唐玄宗年事已高,心智迷糊,迷戀**,導致均田製度遭到破壞,租庸調製度已經岌岌可危。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唐帝國的財政確實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