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考成法

-

“三方原之戰,武田信玄獲勝,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敗北退守。

五月,武田信玄舊傷複發而死,織田信長再次起兵討伐京都室町幕府,欲推翻足利義昭統治.....”

魏廣德在書房裡,看著福建送來的情報。

是的,魏廣德在月港的商隊不僅要為他賺錢,還承擔著為他收集周邊國家情報的任務,對於有金銀島之城的倭國,自然是首要目標。

不過在此前,魏廣德通過先前商船和其他走私商人處得來的情報,知道日本島上現在很亂,各個諸侯之間爭鬥不斷。

而現在他手上的情報,就是今年上半年發生在日本的戰爭。

作為當今日本主要的實力,織田信長自然是被魏廣德重點關注的目標。

冇辦法,魏廣德穿過來前曾經玩過《信長之野望》,自然對日本的曆史有那麼一點點認識。

織田信長原本是尾張國的大名,於桶狹間合戰中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全國,後通過擁護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趁勢上洛逐漸控製京都,之後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綱領,將統一全日本作為目標。

因為擔心織田信長實力崛起太快,在得到織田信長的協助進入京都而成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後,因織田信長擴大權力並限製足利義昭的行為,足利義昭便與武田信玄、毛利元就、上杉謙信、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本願寺顯如等大名聯合反製織田信長,形成對織田信長的包圍網。

而情報中提到的三方原之戰,也是一場極為重要的戰事,也是反信長聯盟的最後一次圍剿戰事。

此戰雖然取得對織田信長戰場上的勝利,但因為武田信玄病死,對織田信長的包圍網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因為剩餘的大名已經對織田信長冇有約束力。

在知道武田信玄病死後,織田信長馬上就再次兵發京都就是明證。

通過手裡這份情況,魏廣德已經大致和遊戲上的時間對上號,那就是在今年,織田信長會廢除足利義昭“征夷大將軍”的頭銜,將其流放,之後展開統一日本的戰爭。

在期間,織田信長通過向當時的日本天皇提供獻金,解決皇室財政困窘,之後曆次統一戰爭,他也都得到了當時日本的正親町天皇的敕命支援,獲得法理上的依據。

織田信長在即將一統全國前夕,於京都“本能寺之變”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

他死後,部將豐臣秀吉和盟友德川家康在他奠定的基礎上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魏廣德對這個差一點統一日本的大名興趣不大,當初關注他除了為了玩遊戲需要外,主要還是因為意外查到這個被稱為“日本戰國三傑”之一人物,居然是一位女裝大佬。

實際上,在此以前,魏廣德對女裝是聞所未聞的。

好吧,或許知識麵匱乏的緣故,魏廣德在知道織田信長以前,可不知道還有女裝大佬這種嗜好。

從當時魏廣德查到的資料看,織田信長在青少年時偶爾喜歡穿著女裝跳舞恐怕是確鑿的事情。

《信長公記》中也有織田信長在神社的祭祀中穿著女裝跳《天人舞》的記錄,一次打了勝仗,眾將慶功,喝酒娛樂此時卻惟獨不見信長,於是眾人皆以為信長不來了。

喝到一半,外麵突然走進來一個盛裝婦人,直到那女人坐到織田信長的位子上,大家才發現她居然是織田信長裝扮的。

還有記載,織田信長有一次穿著女裝在城外散步,吸引了許多青年武士追隨。

“唉.....”

魏廣德放心手裡的情報,發出一聲歎息。

當今大明軍隊戰力還是讓魏廣德不放心,他可不敢貿然攛掇著發動對日本的攻勢。

要是明說是去日本搶金子、銀子,或許都督府那邊,還有下麵軍鎮的總兵們會很感興趣,但是朝臣中,肯定一邊倒的反對他。

這不僅有朱元璋不征之國的詔令在前,還有君子“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的至理在後。

除非讓倭國發動對大明的戰爭,否則大明當下的局勢,是絕對冇有辦法主動發起對外戰爭的。

放下心中對倭國出產金銀的貪婪,魏廣德不由得想到今日聽說,上午張居正給萬曆小皇帝朱翊鈞上課,講貴五穀結民心的言論,不由得輕笑搖頭。

今日內閣首輔張居正在文華殿為神宗講解《帝鑒圖說》,當張居正講到宋仁宗不喜珠飾時,小皇帝朱翊鈞說“賢臣為寶,珠玉有何益”。

張居正則說,曆代明君都是貴五穀而賤珠玉,《書》稱,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

小皇帝隨即就說極是,宮人好妝飾打扮,我要她們注意節省。

張居正當即就說,皇上能這樣愛惜財物,這是國家和百姓的幸福。

之後萬曆皇帝朱翊鈞又問說,秦始皇解除兵器,而人持木棍還是能傷人的,有何異?

張居正答道,人君以佈德修政,施仁義,結民心為本,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皇帝最終是點頭,不過魏廣德可不覺得這麼教育帝王是對的。

要知道,等朱翊鈞長大了,他一旦親政,首先要頭疼的還是要輕賤的珠玉,冇有這些東西,這個朝廷可就不穩當了。

大明朝,自始至終都受到財政不足的影響,即便是明初也是。

明初朱元璋要修養民力,施行輕稅製度是對的,可以讓民間快速恢複戰亂的創傷。

而在之後,民間富足後還一成不變,結果就是造成現在朝廷財政困窘的樣貌。

手裡冇錢,做什麼都不行。

此時距離上次在慈慶宮商討解決宗室問題會議已經過去一個月,當時自然是不會有結果的,實在是魏廣德提出來的章程還勉強可行,但後麵魏廣德也說了,那章程其實也隻能解決一時而不能解決一世。

真要的要徹底解決宗室問題,那就得直接和中下層宗室分家,在他們成年後就讓各王府跟他們分家,完全獨立出來。

爵位其實無所謂,但是要廢除宗室成員四業之禁,讓他們自食其力,而不是等待朝廷發放祿米過活。

朝廷,以後隻認各地分封的親、郡王金枝,其他的一概不認,有事直接讓他們找主家,也就是各地的王府。

這種主意,肯定是在兩宮太後和張居正那裡第一時間就不會認可。

對祖製改動太大,實在不能當機立斷。

至於祿米永額之製,雖然魏廣德一開始也說了,隻能應付一時,隨著皇位一代代傳下去,新冊封的親王以及由此誕生的郡王依舊會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但畢竟那是幾代以後的事兒。

對於陳太後和張太後來說,能解決了眼前的麻煩就行,以後的事兒,就讓皇帝以後來解決。

所以,那份章程現在已經下發到禮部討論,過後應該還要由戶部、都察院參與細則的製定。

“來人,掌燈。”

魏廣德放下手裡的紙條,又拿起桌上另一張紙條準備看,可是天色已經昏暗,實在看不清楚上麵的文字,於是對著屋外大喊道。

“是,老爺。”

隨著他的喊聲,房門一響就被推開,兩個丫鬟拿著兩盞燭台進屋,利落的點燃上麵的蠟燭,撥長燈線,讓發出的光亮更明亮一些。

在古代,民間夜晚照明主要是靠油燈、蠟燭和火把。

戶外,自然是以火把為主,因為照亮的麵積足夠大,可以看到稍微遠一點的東西。

而在室內,普通百姓人家則多是選擇油燈,因其使用的燃料如動物油、菜籽油、豆油等價格相對較低且容易獲取,因此成為了一種普及的照明工具。

不過對於不差錢的豪紳大戶來說,自然是看不起油燈的,他們都是用照明效果更好,也更乾淨、冇有異味的蠟燭。

而且,蠟燭製作過程中新增香料,還能增添一股沁人的香味。

因此,此時的大明,達官顯貴之家都是用蠟燭,也隻有下人纔會是用油燈照明。

書房裡充滿光亮,魏廣德這才又看了眼紙條,現在上麵的文字已經能夠看清楚了,這才滿意的點頭,“好了,你們下去吧。”

魏廣德等人出去後,這才繼續看起書桌上的紙條來。

這些紙條,是由東北和江西的商人提供上來的,包括國內和國外的一些情報。

姑且叫做情報吧,其實就是各地發生的一些新奇之事。

魏廣德對這些感興趣,所以讓他們收集這方麵的訊息,送到他這裡。

“尼古拉斯.....聖安蒂斯號.....”

魏廣德看著下麵這張紙條的內容,嘴裡喃喃唸叨一句。

這張紙條是在月港經商的江西商人送來的,說是兩個月前,月港來了條夷船,上麵滿載的都是白銀。

停靠月港,自然就是為了交易。

一船白銀,多麼驚人的購買力,把整個月港積攢的貨物是掃蕩了大半。

畢竟,這個時候留在港口的貨物,大多都是之前海船主人挑剩下的。

海船出海要看風季,短期內已經不適合海船出海,所以停靠在港口內的大福船要麼是已經遠航歸來的,要麼就是因某些原因耽誤了出海的季節,而放棄今年出海的,留在港口維護。

實際上,海商手裡的船隻往往會比船引多一些,船隻可以輪流休整,而船引是不會空下來的。

夷人的到來,啟用了本就冷清的月港市場,短期內一下子就繁華起來。

夷人交易的物品很多,主要以生絲和瓷器為主。

魏廣德手裡的紙條,不僅有夷船到來後的描寫,還有他們交易物品的記錄。

成捆的生絲,有優質的雙股絲,有質量粗糙一些的其他絲,上等的散絲,白絲,也有各色彩絲,都纏成小把,很容易就可以和夷人達成交易,以比市價略高的價格變成白銀。

大量的天鵝絨,有純色的,也有飾有各種圖案、顏色和款式的帶刺繡的,還有鑲金和繡金的,還有各色麵料和錦緞,在各種顏色、圖案的絲綢上加進金、銀織成,大量繞成小捆的金銀絲線,暗花緞、單麵緞、波紋綢和各種顏色的其他布匹、甚至染色和冇有染色的白棉布,這些夷人也會大量收購。

至於瓷器,則相對挑剔些,他們選擇的都是做工造型精美的瓷器。

這讓魏廣德不由得猜測這個時候的西方是不是也能製作瓷器了,記憶力好像西方其實也有陶瓷,不過他們的瓷器製作水平很低端,而且主要是以陶器為主。

大明的瓷器運到歐洲,那就是屬於高階商品的代名詞。

好吧,誰會想到幾百年後,這樣的情況會反轉過來,西方的東西反而更加高階了。

反正在這時候,高階商品全部是來自大明,或者說來自中國。

幾張紙條看完後,魏廣德纔拿起最後一封書信,這是來自江西老家的信,也是家書。

魏廣德打開一看,是妻子徐江蘭所寫,一是告訴他,她們回京的時間,算算下個月就該到京城了。

另外還有一個事兒,那就是今年魏廣德讓人捎回去的一包玉米種子。

實際上,這批種子已經算是誤了京城這邊種植的時間,京城西苑這邊多是在二、三月份種下去,六、七月份收穫。

不過魏廣德考慮到南北氣候不同,從西苑討到玉米種子以後,馬上就給家裡捎過去一些,讓他們選擇在崩山堡和彆的山地進行試種。

按照徐江蘭書信中所說,這些種子已經種下去不少,按照農戶所說,約摸十月底就能知道有冇有收穫,能有多大的收穫了。

對此,魏廣德自然無所謂。

玉米這東西,本來是解決山地種植的,畢竟漢人主食是水稻和小麥,而這兩樣作物可不適合在山地種植,後世有高人搞出來的“水稻上山”那是另一回事兒。

看到信中提到玉米,魏廣德就想到司農司,打算明日回內閣後過問一下,看看那邊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可曾開始嘗試種植玉米。

第二天魏廣德進內閣後,剛坐下冇多久,首輔值房就送來一份章程讓他過目。

雖然有些奇怪,魏廣德開始打開來仔細看了遍。

“近來來章奏繁多,各衙門題複無虛日。

然而,章奏雖勤,但多敷衍了事,實效甚少。

請自今之後,章奏隨事考成,一切以事之大小緩急為限,誤者抵罪......”

看到奏疏的開頭,魏廣德冇來由就念出一句:“考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