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親切慰問

-

劉鑫讓人拿來一份輿圖過來,放在桌上,賈詡細細檢視。

“渡河有三個位置可以選擇,第一個便是從兗州官渡渡河到冀州白馬。但這裡的話,太守需要和冀州韓馥打交道,此人貪婪,必生事端,若他在河上搞鬼,那就麻煩了。”賈詡邊說邊在輿圖上指指點點。

“第二個便是兗州頓丘,進入青州高唐,這裡有兩個危險,一是,頓丘是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橋瑁的勢力範圍。而這兩人的關係不好,會盟結束,他們倆會先打起來,我們過境,恐會捲入兩人的爭端中。二是高唐乃青州範圍,青州黃巾肆虐,不安因素太多。”

“第三個便是從雒陽孟津,渡河到河內小平津,十幾天前,河內太守王匡曾駐軍小平津,被董卓渡河擊之,王匡隻身逃跑。”

劉鑫收到王匡戰敗的訊息,也是大跌眼鏡,這王匡駐軍小平津,本意是想牽製董卓兵力,自己不打算渡河,便想著董卓也不會渡,結果董卓真把河給渡了,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真他媽傻子一個,這麼打仗焉有不敗的道理?

“王匡新敗,兵力不足,河內空虛,正是渡河的最佳時機,但危險是,這裡太靠近雒陽,太守渡河,不宜為其他人所知,否則在雒陽就可能有新的禍端。”

“所以,我們要從孟津渡河到小平津冇錯,但如何從潼關去孟津,那纔是問題。我們如從陸路,經函穀關和雒陽,到達孟津,這隊伍太龐大,各種諸侯如今還在雒陽呢?屆時必會生事端。我們最好的辦法是從水路……”

說著,賈詡指點輿圖中一處不標明地點的地方:“這裡,弘農郡湖縣,湖縣在函關穀和潼關之間,有一小港口,可坐船到孟津,如此才神不知鬼不覺。屬下讓太守收集船隻,正好可以用到。隻是如今戰亂,恐怕收集到的船不會太多,要往返幾次,我們的軍隊可一分為二,先派支小部分隱藏行跡,從陸路到孟津,大部隊從湖縣走水路到孟津,如此可避過雒陽諸侯的耳目。隻是有些東西太守需要捨棄,例如車輛或馬匹。”

劉鑫原本以為賈詡讓他收集船隻,隻為迷惑董卓,想不到還有這用途,看來賈詡真是深謀遠慮。他感到有些慶幸,幸好賈詡之智為己所用。

旁邊的荀攸也對賈詡之法連連點頭,又補充說:“賈先生果然妙計,從孟津度過小平津僅百來丈,搭建臨時的浮橋隻需三天時間,而孟津到雒陽將近七八十裡路,就算聯軍諸侯得到訊息,也來不及阻攔,一旦到了小平津,諸侯就不敢追了。”

“不錯,如果太守把馬全棄了,甚至可以直接從湖縣順黃河而下,直接到達小平津,反倒省事。”賈詡言下之意是,建議把馬放棄,就不需要搭浮橋,直接就回去了。然而這需要很大的魄力,他手裡的馬匹超過五千匹,按照中原的馬價,值五千萬錢,不是說不要就不要的。再者,冇了馬,過了黃河,進入冀州境內,也是危機重重。

“還有一點,我軍必須在六月之前,全部渡河,因為一旦進入七月,黃河將進入汛期,水流的速度明顯加快,這對於修浮橋和渡河都很不便,黃河汛期可謂波濤洶湧,臨時搭建的浮橋恐難以承受,因此留給我軍的時間不多。”

“汛期?”

“是的,黃河每年有兩次明顯的汛期,一次是春季,另一次是夏秋之間,如今正好是春汛結束、夏秋汛未到之時,我軍最好在夏秋汛來臨之前撤離,如果無法趕在夏秋汛來臨之前撤退,恐怕會多出很多事端。”

劉鑫聽了,心中開始焦急起來,他還真冇想到黃河汛期的問題,好在有賈詡的提醒。如此說來,他隻有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必須撤到黃河對岸去。否則會被滯留在黃河南岸,麵臨被各諸侯聯手消滅的危險。

賈詡和荀攸兩人都看著劉鑫,似乎是想他做出決斷。然而此時,劉鑫卻露出奇異的表情來。

賈詡有些疑惑:“太守你……怎麼看?”

劉鑫扭捏了一下:“唉,實不相瞞,我還有一件事冇告訴二位,可能會影響到咱們撤退。”

“哦,何事?”兩人更加好奇了。

“早在來酸棗前,我通過冀州白馬過河到官渡,那裡本來就有浮橋,據說被黃巾亂軍給破壞了,我嘗試收集船過去,卻不可行,後來才知韓馥的人搭了浮橋,便從浮橋上過。韓馥還派重兵把守,當時我便擔心萬一哪日跟韓馥鬨翻,他不讓我渡河,我便采取了一個措施。”

“什麼措施?”

“我讓人快馬送信,給在青州的一名右北平將領,就是太史子義,我讓他率兩千步兵,趁會盟之時,偽裝成黃巾軍,進入河內,尋找合適的地點,並提前收集船隻,日後會盟結束,我便從孟津渡河,去河內,就不用從官渡渡河。”

賈詡頓時恍然大悟,他剛纔就覺得奇怪,劉鑫這麼精明的人,不可能帶了兵馬千裡迢迢來到這裡,卻不安排退路。

“哈哈哈哈!我剛纔就在想,太守怎麼冇有安排退路,原來是我低估了太守,獻了醜。”

“文和彆高興得太早,現在的問題是,我讓子龍派斥候在黃河岸留意了幾天時間,並冇有收到子義的訊息,這子義行事一向穩妥,就算事情冇辦好,也會想辦法給我傳遞訊息。如今毫無聲息,反倒奇怪。還有,我原先安排子義收集船隻,隻為方便軍隊過河,如今物資多了許多,原先的安排恐怕難以達到效果。”

“如今按照文和之計,我軍撤退也是在半個月之內開始,我擔心聯絡不上子義,或子義到了,又或他冇把事情辦好,屆時我們得改變計劃了。”

“確實如此。”賈詡想了一下:“太守讓子義將軍收集多少船隻?”

“六百隻,官渡白馬黃河寬度不大,目測才一百多丈,我仔細數過韓馥的浮橋,是用五百隻船並排搭建而成的。”

“確實子義將軍蒐集到足夠的船,這計劃就得變了。”賈詡頓時陷入思考,劉鑫和荀攸也開始思考起來。

片刻之後,賈詡才說:“太守,如果子義將軍冇到,我們就按剛纔的計劃進行,這點冇問題。如果子義將軍到了,並且弄到足夠的船隻,那我們就從湖縣和孟津兩邊同時渡河。”

“哦,如何操作?”劉鑫急問。

賈詡指著輿圖中另外一個地方,就在湖縣斜對麵。

“此前我之計策,先從湖縣坐船到孟津,再過小平津,是因為我們船少,需要把馬及很多東西放棄,再渡過小平津是比較穩妥的。如果船多的話,我們可以冒些險,讓五千多匹馬也渡河。”聽說賈詡的話,劉鑫心裡一喜,能保住馬,他當然高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