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聽說過CCP嗎

-

[]

兩場對抗賽,王子修帶領的隊伍全勝。

有關亞運會英雄聯盟電競項目的主教練人選考覈,也就此分出結果。

多拉貢和Watermelon兩人選擇返回各自的俱樂部,繼續準備夏季賽後半程常規賽,以及季後賽比賽的事情。

入選大名單的15名選手,王子修隊伍裡的5人,最終均被評定為甲級。

兩場對抗賽,在王子修的戰術安排下,每個人都發揮了他們各自的作用。

金鑫的爆線和團隊輸出大核;

打野位,AKM第二場花式開團的腕豪;

Vic的絕活瑞茲和蛇女,穩定的中路定海神針;

下路雙人組,兩套無AD體係,全部打出效果。

若是王子修用常規打法,對抗賽可能依舊會贏,但他隊伍裡的幾名選手,未必能被評定為“甲”級。

如此一來,至少王子修也不用再重新組合甲級選手,再花費時間磨合隊伍。

這個陣容他已經熟悉了一個周,接下來培養和集訓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另外十名選手,則全部選擇了返回各自的俱樂部待命。

雖說他們可以繼續留在訓練基地,但99%的可能,最後都不會有上場機會。

隻有首發隊員重病等極特殊情況,纔會發生人員輪換。

候補隊員返回各自的俱樂部,也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

他們留在帝都的國家隊訓練基地,並不會有額外的工資拿,反倒是回去繼續打比賽的收益比較高。

要知道,LPL的電競選手薪酬,比起日常訓練而言,比賽纔是占大頭的部分。

首發選手,平均年薪數字均在百萬左右。

不過這部分要拆分為底薪和獎金兩部分。

冇上場,隻訓練或替補的成員,基本隻有底薪報酬。

能首發打比賽,年薪會高上一大截。

能贏下比賽,額外獎金又會是一大筆收入。

反而像亞運會的國家隊項目,實際上更多是爭名,而非奪利。

先是參加集訓,這部分過程是冇有任何收入的,頂多將日常的衣食住方麵報銷。

比賽階段,哪怕最後奪得金牌,最後的獎金數字依然低的可憐。

按照華國的體育總局規定:

冠軍金牌,獎勵3萬元。

除此之外,俱樂部、LPL聯賽官方、讚助商等也可以給予額外獎金,但一般不得超過5萬元,且需要按照“偶然所得”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亞運會從展開集訓到最終比賽結束,為期接近兩個月時間,最後的收益相比起來卻完全比不上商業化程度更加成熟的LPL聯賽。

長期不上場,且不說關注選手的粉絲會不會被轉移注意力;

因為空缺的位置需要有替補頂替上去,這其間就涉及到了首發名額的爭奪問題。

如果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在帝都的國家隊訓練基地集訓,然而最後連上場機會都冇有,甚至會錯過整個賽季的比賽內容。

所以大名單裡冇能進入首發的10名選手返回各自俱樂部待命,也是他們向收入妥協的決定。

王子修需要安排集訓的五名隊員,除了金鑫之外,各自的收入也不算高。

開始訓練之前,王子修詢問了一下:

“如果不參加這次亞運會的國家隊訓練的話,你們平時在LPL打比賽,收入能有多少?”

“不算獎金的話,每個月底薪能有個3、4萬吧。”Vic最先迴應。

其他幾人情況也大致相同,Yellow的條件能好一些,UU戰隊還是比較財大氣粗的,每個月給他簽的底薪都有5萬保底。

王子修若有所思。

國家隊的篩選規則裡,是每個俱樂部各出一名選手。

所以實際上最終入選的這五人裡,Vic,AKM這樣的隊員,他們的個人實力還算不錯,但所在的俱樂部成績偏差。

常規賽比賽打不贏,獎金就拿得少,也就意味著工資低。

這些選手其實並不算富裕。

甚至因為年少自控力差,在消費主義的刺激下,再加上些許攀比,手裡有錢了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