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內部會議

-

終於來了,喀秋莎火箭炮。

何天看著係統麵板上那台裝載著火箭炮的車輛,恨不得現在就把它兌換出來。

這是台喀秋莎何天打算將其裝備在混成旅上,以後簽到更多之後再慢慢的設立一個火箭炮連隊,每個師都裝備一支。

現在大興軍的混成旅的裝備也漸漸的豐富起來,坦克,火箭炮,重炮一一裝備。

除了這兩個新型的武器,武器大禮包中還有十架戰機,分彆為五架米格15戰鬥機,三架b-25轟炸機,兩架F-86戰鬥機。

有坦克15輛,10輛t-34坦克,五輛虎式坦克。

剩餘的武器全都是常規的火炮和槍械。

而且現在每次簽到的槍械也越來越少,可能是係統也知曉了大興軍已經有能力製造槍械。

甚至產量還不低。

物資大禮包都是一些糧食,石油,通訊等方麵的東西。

對大興軍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這次簽到,武器方麵冇有軍艦,何天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失望的。

哎,隻能下次再簽了。

簽到完畢後,何天整理了一會,隨即讓劉助理傳喚人員準備開會。

本次會議是大興軍的第三次集體大會第二次內部會議,除了在外工作和戰鬥人員,總管院,地方任命處,助理處,軍事部全都要到場。

參加本次大會的人數約兩百號人,會議地點是三號會議室,能容納約五百人。

下午兩點半,大興軍第三次集體大會第二次內部會議開始。

由於是內部會議,所以便冇有那麼多繁瑣的程式。

會議室中,兩百多號人正襟危坐,桌上擺著一支筆幾張紙和一個茶杯。

何天坐在主位上,將桌子上的話筒扯過來了些,調整了一下高度,隨即說道:

“諸位下午好啊!”

“總長好!!”眾人齊聲說道。

何天微微頷首,又道:“今天開展這個內部會議主要有四件事情。”

何天將放在下麵的一份檔案拿了上來,看了一眼繼續說道:

“第一,在這裡,我任命譚建華、霍誌剛為皖省和閩省的臨時執行長,同時單小明、漆文明、俞建國、謝文明......

上述官員前往閩省和皖省協助兩位臨時執行長的任命。”

“第二件事,那就是從現在開始,大興軍執行戰時經濟政策,一切事物都要圍繞服務於軍事。”

“1、軍需生產優先:

大興軍將重點投入資源到軍事生產領域,以滿足軍隊的裝備、武器和物資需求。在此,我將會在皖省和閩省各設立一個兵工廠。

2、資源調配與控製:

大興軍將嚴格的資源調配和控製措施,以確保戰爭物資的供給和生產的順利進行。

3、物資供應保障:

大興軍將采取措施確保戰爭物資的供應穩定,包括建立物資儲備、實行配給製度、調控物資價格等,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

...........”

在會議現場,各位參會的官員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何天的發言,他們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濤駭浪。

隨著何天所言內容的深入,他們的心驚之感愈發強烈。

手中的筆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不停地在紙上舞動,記錄下每一個關鍵的字,每一句重要的話。

同時助理處的秘書們也在飛快的記錄著本次會議的內容。

整個會議室內瀰漫著一種緊張嚴肅。

何天實行戰時經濟政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一切有效地調動經濟資源,為支援戰爭努力,並維持大興軍經濟的穩定。

冇辦法,現在大興軍的一切都要以軍事戰爭為中心。

而且據何天瞭解,新的戰爭又要開始了,如果自己不提前做好準備,那麼真要發生,大興軍絕對會手忙腳亂。

對於現在的大興軍來說,北部和南部發生的軍閥戰爭已經隻算得上一級戰備情況了。

而且何天也對羅良國和甘風力下達了軍令狀,必須得在一月之內將北方原雷友水,南方王封安地盤占領下來。

甚至甘風力還需要將西南方向的地盤占領。

當何天將第二點內容說完後,他的右手邊已經堆放了一簍紙。

何天拿起眼前已經涼了的茶水,大喝了一口,隨便看了一眼時間,已經五點五十分。

“半個小時,大家先去將晚飯解決,宴會廳已經準備好了。”

會議中場休息,晚上六點半個,會議繼續。

“好,會議繼續開始了。

這次會議,第三件事是,成立大興銀行。

這個大興銀行為大興軍總管院下屬機構,大興銀行的第一任行長阮建華。

........”

“第四件事情,由總管院和軍事部牽頭,在皖省和閩省各自招收八萬名士兵。

這十六萬名士兵不隻侷限於皖省和閩省,還可以在其他省郡招收,我希望在半個月內完成。”

“華豐,總管院負責招收新兵的後勤問題,同時將軍營的地點選擇隨後建設完畢。

軍事部主要職責便是練兵,

在此我釋出軍事部部長令,將在外戰鬥的大興軍二師師長吳軍卓及其部隊調集前往閩省,將大興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鬍俊國及其部隊調往皖省。

兩人為兩個地區訓練新兵的總負責人,旗下部分軍官位為新兵的教官。”

一條條指令下達下去,各部門開始協調調動。

當何天提出了大體的框架後,接下來便是各位參會人員開始商議。

做出具體的決策方案。

在會議的最後,何天讓其上述調動的人員和大興銀行行長明天上午前往自己的辦公室。

這場會議直到晚上十點半才結束。

會議的具體內容,基本上是何天下達了指令,各部門官員直接補充執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