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以兵代賑,以工代賑

-

皇極殿內,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這種事犯不上爭吵,所以平日裡朝堂上互相指責打罵的場景並冇有出現。

商議了一會,崇禎拍板確定了孫傳庭的諡號。

“贈孫傳庭為太子太保、追封平遠伯,賜諡號忠武,列祀旌忠祠。”隨著王承恩唸完旨意,對孫傳庭的封贈也告一段落。

緊接著。

戰死的前山西總兵官周遇吉,前宣大總督盧象升,前薊遼督師孫承宗...等人皆被封贈。

至於被處死登萊巡撫孫元化和前陝西總督鄭崇儉,崇禎則冇有給他們進行平反。

此二人是他親自下令處死的,如果給他們平反,就等自己打自己臉。

身為大明皇帝,他不要麵子嗎?

身為皇帝,有時麵子比性命還重要!

至於平反的工作,他已經悄悄記在心裡,留給朱慈烺去做。

屆時這位大明皇帝既能籠絡人心,又能穩固皇位,一舉兩得!

短短一個多時辰的討論,讓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壓抑。

尤其是與這些被追封之人交好的人,他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高興的是,朝廷和皇帝冇有忘記他們。

難過的是,他們都死了。

他們為大明而死,為大明而亡。

如果這些人都還活著,大明朝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雖不是中興之治,至少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無法猖狂,遼東建奴也不可能將明軍逼回關內。

等朝堂再次恢複平靜後,李邦華一臉嚴肅的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

“準奏。”崇禎坐在龍椅之上,假裝毫不在意的說道。

“遵旨。”

李邦華拱手說道:“今內有賊寇,外有韃虜。天災不斷,**不息。”

“朝廷雖然免了全國的田賦,但還是有很多地方顆粒無收,導致餓殍遍地。臣與內閣幾經商議,決定用賑災之法平複流民。”.

賑災?

朝堂上更加安靜了。

賑災可是一件大事。

朝廷雖然有一套完整的賑災體係,但亂世之下很難按照規矩來。

屬於乾好了冇太大功勞,乾不好反而會言官彈劾甚至替彆人背黑鍋!

最關鍵的是,災民很有可能會造反!

他們這些冇兵冇將的文人去賑災,等於是羊入虎口。

所以聽到李邦華說賑災的時候,所有人都閉上了嘴。

李邦華將眾人的表情儘收眼底,他繼續平靜地說道:“攘外還是安內暫且不提,流賊屢剿不絕的最大原因是他們所到之處都有災民,無法平定建奴的原因也是無兵可用。”

“所以內閣打算放棄之前的以糧賑災之法,而是啟用新方法賑災。”

“新方法有兩種,一是以兵代賑,二是以工代賑。”

“除了山西,陝西,遼東和張獻忠竊據之地,其餘各地從上往下統計災情。災情分為三種情況,嚴重,較為嚴重,輕。”

“災情嚴重的地方急需糧食,所以用以兵代賑之法。由朝廷撥付銀兩從冇有災情的地方購糧,招募士兵的安家費和餉銀換成糧食送給其家人,幫助其度過災情。如此既能解決朝廷兵源,又能賑災撫民。“”

“災情較嚴重的地方有的缺糧,有的不太缺糧,以兵代賑和以工代賑並行。”

“李閣老,以工代賑讓百姓做什麼?修官道嗎?現在國庫的銀子本就不太富裕,陛下又免了全國一年的田賦和徭役,如果再大費周章用銀子修官道,就算有再多的銀子也不夠使啊!”戶科給事中言辭犀利的反問。

李邦華還是一臉的平靜,他開口說道:“非也!本官口中的工不是修官道,而是與兵有關。”

“兵?”

“對,募兵需要武器甲冑,朝廷可以讓災民製作武器。等他們製作好後,朝廷用錢購買。如此既能解決朝廷武器稀缺,又能給災民一口活路,一舉兩得。”

工科給事中站出來反駁:“李閣老此言差矣!朝廷所需的武器甲冑都有嚴格要求,經驗豐富的匠人方能製作合格,普通百姓根本做不到,也不會做。”

李邦華白了他一眼:“工部武器種類繁多,但使用量最大的是箭矢和長矛。箭矢裡箭桿,長矛的木棍製作起來並不是很難,讓府縣的匠人指導一二,就能造出合格的武器。”

“其餘的武器,甲冑,還是由工部負責製作。”

見冇人反駁,李邦華繼續說道:“在災情不嚴重的地方,使用以工代賑之法。道理我之前已經講過,就不再重複了。”

隨著李邦華拋出賑災的方法,朝堂上再次陷入討論。

戶部的官員齊齊看向戶部尚書方嶽貢,他們怕啊!

怕被派往各地賑災。

現在外麵這麼亂,保不齊就會死在路上。

方嶽貢被盯得後背發涼,於是站出來說道:“諸位同僚。內閣商議的賑災方法肯定需要人去執行,但具體讓誰去辦差還未商定,等一會再議此事。”

文武百官們眨了眨眼睛,紛紛噤聲。

崇禎見時機成熟,開口問道:“眾卿,內閣擬定的賑災方法,你們以為如何?”

在場的大臣幾乎同時撇了撇嘴。

這是詢問嗎?

這是威脅!

但凡有誰不同意,皇帝和內閣肯定會派他去賑災。

為了不被皇帝惦記,這幫大臣們非常默契的回答道:“臣等以為可行。”

其實這個方法本身並冇有明顯紕漏,所以就算冇有這道威脅,大臣們還是會同意。

“那內閣就抓緊時間去辦吧!”崇禎一臉的淡定。

“臣等遵旨。”

李邦華領完旨後並冇有退下,而是再次拱手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

“準奏。”

“陛下雖然免了全國一年田賦,但各省,各府,各州之前都出現了賦稅欠繳,或者多征的情況。”

“臣以為應該趁著此次賑災的機會,將這兩件事梳理清楚,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