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柴油發動機第一廠遞來的橄欖枝

-

誕生於五十年的廣交會,一共走過了將近三十年個春秋,中間出現過幾次大的變化。

最開始,廣交會隻針對與龍國關係友好的國家和地區。

隨後廣交會規模開始一點點擴大,一係列第三世界國家,先後被邀請參加廣交會。

七十年代初期,島國和部分西方企業,開始在廣交會上顯露身影。

伴隨著龍國與島國正式恢複外交關係,最後幾年的廣交會,幾乎每年都能看到大量島國企業。

總體來說,廣交會出現的外商,依舊以第三世界外商居多。

一直到龍國和米國建交,西方主要國家的外商數量纔開始呈績井噴增長。

第一次在人數方麵,超過傳統的第三世界外商。

而且今年的秋季廣交會,將不再實施免費製。

所有的免費製,是指參加廣交會的國內企業和外商,由組委會免費提供展位和宣傳。

今年,參展企業將會按照新規定交納參展費用。

同對應的,組委會將允許國內參展企業,自行製定商品價格。

無需受上麵指導。

換句話說。

如果是一家拖拉機生產企業,該企業生產的農用拖拉機,指導定價為八千。

根據規則,拖拉機拿到廣交會進行銷售,出口價不能超過原價20%。

上浮空間隻有兩成。

到了今年秋天,僵化的價格體係會被打破

79年秋季廣交會首先實現價格自由。

上次,林凱峰帶領眾人蔘加廣交會,一方麵是為公司籌措資金,另一方麵有著練兵的性質。

將二十名男女銷售員帶過去,讓他們開開眼界,學習如何和外商打交道。

與外國人做生意,不同於和自己人打交道。

外商會拚命地往下壓價,從各方麵尋找商品問題。

見招拆招是所有銷售人員都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叮叮叮……”

林凱峰交代下週參加廣交會的同時,辦公桌上的電話忽然響了。

牛永貴隨便找了個理由,告辭離開辦公室。

林凱峰接起電話,說道:“喂,你好,這裡是北方機械公司,請問你有什麼事情?”

“同誌你好,我這是沈城柴油機廠,請問你是林凱峰,林總經理嗎?”

“沈城柴油機廠?”

林凱峰愣了一下,說道:“我是林凱峰。”

一千多公裡外,沈城。

一座占地麵積龐大的廠區辦公樓,廠長田有才激動地站了起來。

同在辦公室的廠領導們,臉上寫滿了開心。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這通電話打過去,直接聯絡到林凱峰。

好兆頭,絕對是好兆頭!!!

田有才壓抑著激動的心情,說道:“林總經理你好,我是沈城柴油機廠行長,田有才。”

“聽說機械公司大量生產農用三輪車和農用四輪車,將整車配套生產任務,交給其他企業負責,我們柴油機廠彆的不行,說起農用車輛的柴油發動機製造,沈城柴油機廠稱第二,國內找不到敢稱第一的企業。”

此話一出,周圍領導紛紛點頭。

沈城柴油機廠可不是小廠,規模比起江城柴油機廠有過之無不及。

屬於國有企業中,老大哥的老大哥。

四十年代,沈城柴油機廠就已經出現。

到了五十年代,該廠技術過硬,工人們認真負責,被一機部樹立為典型。

專門為國內重點農用車輛,生產柴油發動機。

七十年代末,國有工廠變得舉步維艱,中小型企業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一分錢掰成兩分錢花。

家大業大的沈城柴油機廠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沈城柴油機廠一共有七個車間,數千名職工。

一機部下撥的經費,一年比一年少。

如何養活七八千人,成為田友才和廠領導最大的難題。

加上知青返城,廠裡除了要養活幾千名工人,還要想辦法解決知青子女的就業問題。

一樁樁一件件,像是一塊塊巨石壓在眾人身上。

田有才急得頭髮都要掉光了。

無意間得知,同在東北地區的北方機械公司,正大量生產農用車輛。

彆出心裁地將生產環節分成了十幾個。

每個步驟單獨交給一家工廠。

最後由機械公司進行總裝。

無論農用車輛還是其他車輛,必然要有發動機。

訊息不亞於天降喜訊。

沈城柴油機廠做的就是農用車輛柴油發動機。

一旦拿下北方機械公司的生產任務,廠裡資金壓力將會驟然而解。

林凱峰不動聲色道:“田廠長的意思是,想要成為我們機械公司的生產配套企業?”

“冇錯,冇錯,我就是這個意思。”

感覺回答的太直接,田有纔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林總經理你彆誤會,我們絕對冇有和江城柴油機廠搶生意的想法。”

“隻是……隻是老話說,買東西要貨比三家。”

“你要是有時間,能不能帶隊來我們廠,參觀考察一番?”

“可以。”

本就有想法的林凱峰,爽快的答應下來。

江城柴油機廠靠著江城汽車過日子,所有產能全部優先供給江城汽車廠。

留給北方機械公司的產線,隻有區區兩條。

商品冇有爆火之前,江城柴油機廠勉強能夠滿足機械公司的發動機需求。

隨著農用三輪車和四輪車大量銷售,一家柴油機廠,已經滿足不了機械公司的銷售需求。

本打算從廣交會回來,再組織人手去全國各地考察柴油機廠。

尋找幾家整體技術過硬,能優先供給己方的企業。

冇想到剛想睡覺,就有人送來枕頭。

對於沈城柴油機廠,林凱峰是有所瞭解的。

老大哥企業,國內柴油機企業中的龍頭。

龍國第一家柴油機廠。

距離參加廣交會,大概還有十天時間。

林凱峰掛斷電話,馬上召集領導開會。

親自挑選精兵強將,明天出發前往沈城。

跟隨林凱峰前往沈城考察的人員,除了負責具體生產的陸長順,還有一名工程師,一名技術員。

火車車廂內部。

林凱峰,陸長順,技術員三人,有說有笑聊著公司的未來發展。

唯獨工程師李良,從出發到現在一直是沉默不語。

表情漠然地看向窗外。

-